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
2017丁酉年大甲媽祖遶境事前準備與心得
一、主旨:攜帶方便、不佔空間、輕盈小巧為主軸。
二、需要事前準備物品(下列的物品是以小編的經驗所寫的,請斟酌參考)
1【進香旗(令旗)】,在行前或是當天需親自到大甲鎮瀾宮請示媽祖是否可以申請。另外鎮瀾宮外也有攤販會賣,但最好還是要請示一下媽祖。價錢上一支進香旗300元。
2【相機】因為拍照是小編的興趣,所以一定會帶。
3【健保卡】感冒、腳受傷及需看醫生需要。
4【青草藥膏貼布/撒隆巴斯】貼腳底防止起水泡及四肢酸痛部位。
5【透氣膠帶】最好準備寬版的膠帶,防止腳趾皮膚摩擦起水泡。
6【手機充電器】最好要加準備擴充插座,因為很多人都需要。
7【行動電源】可以準備一至兩個,不過小編只準備一個,緊急需要。
8【痱子粉/凡士林】會燒檔的人必備。
9【太陽眼鏡】或是把眼鏡換成可以防紫外線那種,因為路途上陽光很大,而且會長時間曝曬。
10【防曬油】防止曬傷。
11【袖套】防止手臂曬傷,或是您也可準備長袖衣服,但是小編很怕熱這次只準備短袖,不過為防止曬傷,下一次會準備袖套。
12【斗笠/帽子】用來遮陽與擋雨。
13【拖鞋】小編認為是必備的用品,為了讓腳能有舒服的休息空間,不然一直包在鞋子裡還是不太好的。另外您如果要沐浴與洗澡,最好還是要有準備。
14【洗髮精及沐浴乳】看個人需求,準備隨身包或另裝成小瓶使用。
15【耳塞】怕鞭炮聲及晚上打呼聲必備。
16【口罩】一般怕鞭炮所產生的煙霧及陽光曝曬都需要,或是您也可以準備運動用的「魔術頭巾」。
17【腰包/小背包】放置個人重要物品。
18【塑膠袋/夾鍊袋】用來放民眾發心的食物與結緣品;下雨的時候可以防水;或是放置您的盥洗衣物。
19【手電筒/單車反光燈】在晚上行走,需要注意您的自身安全,因此需要照明與反光的用品,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。
20【推車】如果平時沒有背背包的習慣,建議準備一台推車,比較不會腰酸背痛,但這也是看個人需求,如果您和小編一樣走九天八夜,建議準備一下。在此也建議推車的車輪要大一點且耐用(最好是黑色橡膠車輪),不然途中有可能會損壞。
21【個人藥物】此項看個人情況而定。例如:感冒藥、過敏樂、肌樂、防蚊液…等等。
22【個人清潔用品】牙刷、牙膏、洗面乳、衛生紙…等,但還是以輕便為主。
23【媽祖的APP】可以即時知道媽祖的動向,好安排自己的行程。iOS和Android系統都支援。
三、關於食衣住行
1【食】徒步路上有很多熱心的民眾提供餐點可供大家食用,所以完成不用擔心會餓肚子。但建議拿你所用,勿濫用與貪用。
2【衣】這次小編準備了四套的換洗衣物,包括T-shirt、內衣、內褲、五指襪,長褲2件、短褲2件、外套2件(一薄一厚)、長壓力褲2件(防燒檔、鐵腿)、雨衣2件(防風、防雨,且最好準備厚一點,120元那種)、斗笠(看個人需要,主要可以擋雨、擋陽光)。
→ 下次的衣物準備量會少個一套兩套,因為小編發現全程下來,會換洗的衣物不會很多,不過這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而定。
3【住】有很多的選擇,您也可找在地的旅館,這個部份要依每個人的心態而定,而小編是跟徒步團的行程,且本趟旅程有挑戰的意途,因此需因地制宜,例如:香客大樓、走廊、學校教室、活動中心。主要的概念就是「大地為床,天空為被」,所以需要一個睡袋及單人可攜式睡墊,不過這次小編只準備四個黑色大垃圾袋當做睡墊(因為好攜帶,但建議有準備比較好睡)。
4【行】全程徒步。當然您如果走不動了,或是腳受傷可以選擇搭便車。像是很多民眾會發心準備小貨車服務香客們。
四、心得
首先自我介紹一下,我是已畢業半年的研究生。因為從大學時代開始就與大甲媽祖結下緣份,並且在這個待業的空窗期間,剛好有這樣的機會與時間,並且有幸能加入這一次的【苦茶富徒步團】大甲媽祖遶境全程徒步活動,最後也如願完成這次的徒步遶境。(如果您也想參與,請連結苦茶富徒步團的連結,進行電話報名。)
雖然前幾年也曾跟朋友一起體驗兩三天的行程,但與這次的全程徒步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,而且心境上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。
此次的行程分成三個部份:第一是到新港奉天宮的前三天,第二是祝壽大典,第三是回鑾五天。每一天的行程的主軸都是跟隨媽祖的腳步安排的,所以徒步行走的時間可能會在晚上、凌晨、半夜、清晨等時間點,與平常的睡眠休息時間是不一樣的。
前三天,小編印象中都是在趕路,當然途中有休息,但只有10至20分鐘,頂多30分鐘,而睡眠時間頂多6個小時,所以在體力的維持上需要時時的注意,並把握時間休息並恢復體力,不然無法負荷緊湊的行程。可是一路上走下來,小編也慢慢的瞭解,為什麼行程上如此的安排,主要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媽祖行程在規劃的,而且帶團的前輩富哥和阿土伯因為都知道哪個時段適合抬轎、鑽轎底、拿涼傘、日月扇等等事情,因此在此真的必需很感謝領團的前輩,他們無私的經驗分享與帶領,而且不收一毛費用。但小編也必需說,如果沒有心理上的堅持與目標,很容易半途而廢,因為小編差一點在第二天的行程也想叛逃了(笑),不過幸好最後有堅持下來,也很高興參與了這一次的全程途步活動。
另外小編也想分享一下,這次參與的組成與同伴的部份。而在此也建議大家如果想自己完成這一趟行程,最好找一個以上的同伴同行,因為比較有個照應,安全性上也比較有個保障。那小編本次是參與徒步團的分組,因為本團有7輛推車可使用,而每一輛可供4至6人共用,因此大致上都會是小組一起行動,好處就可以不用路上一直背著自己的行李,可以減少體力的消耗;此外本團也有自行背行李與自備推車的朋友,因為推車有限,只會供新生使用,如果還有空缺,才會輪到舊生使用。而小編很感恩有這個機會可以使用到推車,只要付擔200元的推車維修費即可使用。
再者,此次徒步活動的最大重點就是祝壽大典,這一天是媽祖的誕辰,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一個祭典,而最大的看點是當天在新港奉天宮前,所有的信徒與香客都會聚集在一起祭拜
,場面非常的壯觀,而我們當天是提早5至6個小時佔位置,因為人潮會多到巷弄內或是樓房陽台上都是。
我覺得這次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很多徒步團中的朋友,以及挑戰了自我的極限,並且完成了今年的第一個目標。很勇敢的跨出了自我的舒適圈,且收獲滿滿,不論是就業上的問題、生活中上的大小事、人與人的相處議題,都經過這次的行程與前輩們給的建議,一一的都找到了新的希望與方向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3 則留言:
我是2018遶境者 發覺負重是成功與否很重要因素 個人走完發覺可改近之處為 1 用隔熱不鏽鋼碗筷不要用便當盒(不鏽鋼碗筷輕又隔熱 便當盒較重又不隔熱 況且沿路都提供食物並不需用有蓋的便當盒預存 這是純環保考量 否則都有提共免洗餐具)
2 咖啡及茶葉可不帶(沿路都提供 且都不錯 帶去又帶回 都沒用到 感覺很嘔)
3 開始要控制速度及休息(因個人是第一次走 沒經驗跟太快 第2天就起水泡和燒檔 途中碰到好幾個登山高手都因輕忽而苦不堪言 )
控制速度及休息: 有人是走50分鐘休息10分鐘 個人感覺從腳底的灼熱程度也是很好的指標
謝謝您的分享,今年2018的遶境小弟也發現負重確實是最大的考驗,如果平時沒有負重的訓練腳很容易會起水泡,以及因為體力不支而放棄。
張貼留言